logo logo

行业解决方案
政府行业

政府行业安全评估服务解决方案


一、面临挑战

(一)法规合规压力

随着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密码法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,政府部门在信息安全合规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不仅要满足等保、密评等基本要求,还要应对监管部门的各类检查和测评,确保政务系统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运行。

(二)资产与数据管理难题

政府部门拥有大量复杂的信息资产,包括各类业务系统、网络设备、服务器以及海量的数据资源。资产信息登记不完整、数据分类分级不明确、数据流转过程难以监控等问题普遍存在,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

(三)安全威胁复杂多变

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多样化,黑客攻击、恶意软件、数据泄露等事件层出不穷。政务系统面临着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风险,同时内部人员的误操作、权限滥用等也可能导致安全事故。加之政务数据的敏感性和重要性,一旦遭受攻击,将对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造成严重影响。

(四)传统安全工具的局限性

传统的安全工具,如漏洞扫描器,在面对复杂的政务系统时,存在扫描效率低、误报率高、无法全面覆盖系统漏洞等问题。而且,这些工具往往只能检测已知的安全威胁,对于新型攻击手段和未知漏洞的发现能力不足。

二、服务方案


(一)等保测评

  • 定级备案:组织专业团队对政务系统进行全面梳理,依据系统的重要性、业务影响程度等因素,确定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,并协助完成定级备案工作。
  • 差距分析:对照等保标准,对系统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详细的差距分析,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符合项。
  • 整改加固:根据差距分析结果,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,包括安全设备的部署、安全策略的优化、管理制度的完善等,确保系统满足等保要求。
  • 测评验收:在整改完成后,邀请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等保测评,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,确保系统通过等保测评。


(二)密评

  • 密码应用现状摸底:全面梳理政府各部门业务系统,包括政务办公系统、行政审批系统、公共服务平台等,详细掌握商用密码算法(如 SM2、SM3、SM4 等)的使用情况,密码产品(如电子签章系统、身份认证网关等)的型号、部署位置及运行状态。
  • 合规性检查: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》《政务信息系统密码应用与安全性评估工作指南》等法规标准,检查政府系统所用密码算法是否为国家推荐算法,密码产品是否具备商用密码认证证书,应用场景是否符合相应安全等级保护要求。
  • 安全性评估:技术层面,评估密码算法在政务数据加密、身份认证等环节的抗攻击能力,检查密钥生成、存储、分发等过程的安全性,以及密码协议在政务网络传输中的完整性和防篡改性。管理层面,评估政府部门密码管理制度的健全性,包括密钥管理流程、密码设备运维规范等,同时检查工作人员对商用密码使用规范的掌握程度和安全操作意识。
  • 风险识别与分析:结合政府行业数据敏感性高、业务关联性强的特点,识别密码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,如政务云平台中密码设备单点故障导致的数据泄露风险,跨部门数据共享时密码协议不兼容引发的信息安全漏洞等。
  • 评估报告编制汇总摸底、检查、评估和风险分析结果,形成内容详实的评估报告,清晰呈现政府各部门商用密码应用的整体状况、合规短板和安全隐患。

(三)数据安全风险评估

  • 数据资产梳理:对政务数据进行全面梳理,明确数据的类型、来源、存储位置、使用方式等信息,建立详细的数据资产清单。
  • 数据分类分级:根据数据的敏感性和重要性,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,制定相应的数据保护策略和措施。
  • 风险识别与评估:采用多种方法,如问卷调查、漏洞扫描、渗透测试等,识别数据安全风险,并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。
  • 风险应对策略制定:根据风险评估结果,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,包括风险规避、风险降低、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等措施。


(四)定期安全测试

  • 测试范围确定:明确安全测试的范围,包括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、应用系统、数据存储等方面,确保测试能够全面覆盖系统的关键环节。
  • 测试团队组建:邀请专业的渗透测试团队,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安全测试经验和专业技能,熟悉政务系统的特点和安全要求。
  • 测试执行:按照预定的测试方案,通过工具+人工的方式,对系统进行深入的渗透测试,尽可能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隐患。
  • 测试报告与修复建议:测试结束后,出具详细的渗透测试报告,报告内容包括发现的漏洞、漏洞的危害程度、修复建议等。协助相关部门制定修复计划,及时修复漏洞。

三、收益

(一)合规性提升

通过开展等保测评、密评等工作,政府部门的政务系统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,有效避免了因合规问题而面临的法律风险和监管处罚。

(二)安全防护能力增强

经过全面的安全评估和整改,政务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通过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,及时发现并修复了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,有效降低了被攻击的风险;通过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密评,加强了对数据的保护,确保了数据的保密性、完整性和可用性。

(三)数据资产价值保障

通过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类分级管理,明确了数据的价值和重要性,采取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,保障了数据资产的安全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决策效率和服务质量,还能为数据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保障,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。

(四)应急响应能力提升

在安全评估过程中,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机制。当系统遭受攻击或出现安全事故时,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,降低损失和影响。同时,通过定期的演练和培训,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安全意识。

已复制微信号!